第(2/3)页 而是在芍药下间隔长出一支支小小的翠绿,一般人都不认识,从木恩恩口中才知道,这是人参苗,她给的种子里是有人参,只是没想到真的长出来了。 五个月长出这么一点点,恐怕成长年限得按年算,一旦成熟,那就是天价。 木恩恩现在每日都会待在药田里研究,能有一件真正喜欢做的事,才是最开心的。 杨巧月为她感到开心,自从木老爷子走后,木恩恩一直跟着自己,说不上悲伤,但也谈不上开心。只有在看到药田的芍药和人参成功长出来时,她脸上露出的笑容才是真正的开心。 因为这段时间木恩恩都要去药田,便让阿菊跟着照顾她,管秋跟着自己就行。 木恩恩没有拒绝,不然杨巧月也不放心她单独去药田。 燕县变化如此之大,最为震惊的是杨贾配。 最明显的时,街道的人都多了起来,一些空置了许久的店铺陆续重新开张。 因为地里有粮,手头的银钱也敢花销,加上天下铺子引来的人流,带动了整个燕县。 杨贾配这时正带着丹州府下来的同知大人在城外荒地考察,除了黑土地一片黄灿灿,其他田地也是一片青黄色。 “杨知县,不是说这里是最贫瘠的县吗?连年灾荒,只能靠朝廷赈灾救济。本官看来,不像如此,这长势怕是比州府良田还好呀!”丹州府同知随口问道。 杨贾配并没有刻意提及女儿,不想女儿遭受不必要的议论。 “因为天下粮种铺子的肥料改善了土地,加上新粮种,今年总算能摆脱灾祸困境。” 对方显然做过深入调查了解,提到天下铺子,他淡淡笑道:“以天下为名,这铺子的主人倒是狂妄。” 杨贾配愣住,面色紧张,立即想要解释几句。 丹州府同知随意摆摆手,“天下有能之士大多是狂妄之辈,杨知县不必紧张。” 他似乎并不知道南庄和天下铺子的主人是杨贾配的女儿,并没有纠缠这个话题上。 杨贾配自然不会主动提及。 看到燕县这番翻天覆地的变化,丹州府同知眼底闪过莫名之意。 “杨大人代任知县半年,便作出如此成绩,一改燕县贫瘠风貌,今年考评怕是要拿上上之评了,看来是要高升了。” 杨贾配赶忙谦虚几句,听话听音,他做县丞两年别的没学会,看人这点倒是有些心得。可不觉得这是好话,对方肯定在担心会竞争同知之位。 只是这种事也不是他能控制的,并没有献媚讨好对方。 丹州府同知当日便离开了,杨贾配心里有些不安,今年考评怕是不会这么顺利。 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