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(4)-《大时代的梦》
第(3/3)页
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总纠结于这东西值多少钱,更别想着收藏这些可以发家致富。如果您真的能感受到核雕给您带来的快乐,那您就踏踏实实的玩。如果想发财,那我劝您玩点别的。
老手对于核雕的要求往往没有新手那么“苛刻”。例如挑核雕要看雕工,看核质,什么几花不几花,名家不名家之类的没那么在意,注重的往往是作品本身的喜好。
有一位朋友把一花了的核雕玩的光彩熠熠,漂亮至极。按人家的话说“有点毛病没啥,这串我失意的时候玩,得意的时候玩,割舍不开了,就是一种陪伴。”随之呵呵一笑,那质朴的笑容跟手中的核雕相互辉映,流芳溢彩。
很多新手对于核雕的要求非常高。什么“正圆铁核”,“四花”,“梅林核”,“大师款”,我真见过尺寸都要精确到微米的!咱先不说盘的如何,懂不懂,咱就是得有面子,回头见了朋友能跟人家显摆一钟头。
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,其实是骨子里透出对核雕本身的认知。老玩家由于接触时间久了,也有了自己的衡量标准,知道自己花多少钱要得到什么样的物件。
新玩家接触时间短,再加之有一部分本身“性格”就是如此,所以犯点二,这也不新鲜。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要分清西瓜还是芝麻,一串再好的机雕也不如人家那普通的纯手工作品。
老手一般很少评论人家东西的好坏。一是因为见多识广,多好、多烂的东西都见过;二是因为越学越深,总觉得自己还差的很远。这一点在玩虫“斗蛐蛐”的圈子中特别明显。
斗蛐蛐有圈子里的规矩:你的虫多好,你不能吹捧,人家的虫再烂,也不能挤兑。一般都说客气话“您的虫好啊,我这也就给您排排口。”
这不是虚伪!而是一种文化,你爱炸刺儿,满嘴飞机大炮,人家下回不带你玩了。这一点把中国千百年的“谦和”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!
核舟是专门用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,起源于古代,兴盛于明清时期,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