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花丝镶嵌(6)-《大时代的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2008年6月国务院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。2014年北京工美集团制作的“繁花”花丝手包成为APEC国礼,花丝镶嵌又重回大众视线。

    要抢救文化遗珍,让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焕发新彩,最强有力的保护和传承方法莫过于以现代手法将其盘活,为其注入新的生命。

    明孝庄皇后凤冠、清代金步摇、唐代李倕公主墓冠饰……这些精美绝伦的皇家御用珠宝首饰都出自一门共同的手艺——花丝镶嵌。可以说,一部中国古代皇家珠宝史就是一部花丝镶嵌的进化史。

    花丝镶嵌作为一门皇家绝技,乃“燕京八绝”之首。2008年6月,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分为雕錾塑作、扎绘织绣、琴棋书画、传统医药和表演竞技五个单元,包括了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传统戏剧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的近70个项目,其中有40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、17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和5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。

    以景泰蓝制作技艺、北京玉雕、雕漆技艺、象牙雕刻、花丝镶嵌制作技艺、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等为代表的“燕京八绝”,彰显了“京作”皇家宫廷艺术的雍然天趣和富丽华贵。

    以杨柳青木版年画、泥人张彩塑、风筝魏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天津非遗项目,带来了“九河下梢天津卫”的市井熙攘。以蔚县剪纸、磁州窑烧制技艺、丰宁布糊画等为代表的河北非遗项目,体现着燕赵之地的朴实豪放。

    据方韦介绍,金银细工种类很多,其中讲究更是繁多,以花丝镶嵌为例,其中花丝工艺又称为细金工艺,是将金、银、铜等抽成细丝,然后依靠堆、垒、编、织、掐、填、攒、焊等八大工艺,将细丝打造成首饰或者艺术品。

    而在这其中,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,最终的造型图案则根据设计师的风格变化无穷。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或錾出图案,并在其中镶嵌上宝石。

    花丝镶嵌,用料珍奇,程序繁复,全部靠手工制作,所以这种工艺制作出的饰品,历史上一向都是皇家御用之物,它堪称我国传统奢侈品的工艺特色之一。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现今,做一件花丝工艺饰品也是相当不易的,打造一个手镯,最快也要7天时间。

    “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中国元素,与世界潮流结合,让人印象深刻”,北京服装学院首饰设计系主任邹宁馨说,龙、脸谱、中国结、青花瓷,都诠释了设计者对古典文化的独特理解。除此之外,自然美景、名胜古迹、抽象概念、文字符号,甚至几何图形都引入创意原型中。

    凤凰卫视《完全时尚手册》主持人李辉觉得这次大赛的作品比往届更具设计感和创意,“其中一件作品叫‘心中有佛’,首饰中间是空心的,意境就出来了”。

    他们的灵感来源可能是童年的记忆,或一幅照片,甚至是儿时的一部动画片。一位设计师将“父”与“山”两个字组合成项链,来诠释“父爱如山”的深情;另一位作者用跳房子的原型创作吊坠,怀念美好的童年。

    “花丝镶嵌”可称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。花丝选用金、银、铜为原料,采用掐、填、攒、焊、编织、堆垒等技法;镶嵌以挫、锼、捶、闷、打、崩、挤、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,再镶以珍珠、宝石。

    这项工艺,一方面以对原材料的精加工使得首饰立体造型更为生动,另一方面也使金银本身变得柔和轻盈,精光内敛,更宜于在镶嵌工艺中衬托玉石之温润,宝石之明艳。因其工艺繁复,且濒临失传,在市场上采用花丝镶嵌工艺的传承珠宝极为少见。

    是“花丝”和“镶嵌”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。花丝选用金、银、铜为原料,采用掐、填、攒、焊、编织、堆垒等传统技法;镶嵌以挫、锼、捶、闷、打、崩、挤、镶等技法,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,再镶以珍珠、宝石。所谓“花丝万缕织金冠,妙手镶嵌有乾坤”,正是对这项精妙工艺的高度概括。百镀一下“大时代的梦爪书屋”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